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汽车百科

一种差速器壳体铸造砂芯

2025-04-14 本站作者 【 字体:

专利内容

(19)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10)授权公告号 CN 218340954 U(45)授权公告日 2023.01.20(21)申请号 202221750338.5(22)申请日 2022.07.08(73)专利权人 钟祥市锦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地址 431900 湖北省荆门市钟祥市经济开发区西环四路装备制造产业园(72)发明人 陈京川(51)Int.Cl.B22C 9/10 (2006.01)B22C 9/24 (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54)实用新型名称一种差速器壳体铸造砂芯(57)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差速器壳体铸造技术领域, 且公开了一种差速器壳体铸造砂芯,所述第一砂 箱壳体的内部右侧插接有第一砂芯,所述第二砂 箱壳体的内向左侧插接有第二砂芯,所述第一砂 芯和第二砂芯的内腔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底 块,所述支撑底块的顶端均固定装设有安装箱, 所述安装箱的顶部中间位置均旋接有限位螺杆。 该差速器壳体铸造砂芯,通过加设的上棘齿板和 下棘齿板,使得在第一砂芯和第二砂芯因温差发 生缩松和缩孔现象时,由于有卡块的存在,使得 挤压顶杆和支撑推板无法向内侧运动,从而可对 第一砂芯和第二砂芯的内部起到向两侧的支撑 U 推力,避免了第一砂芯和第二砂芯因缩松和缩孔4 而发生松动或位移的问题。

5 9 0 4 3 8 1 2N C CN 218340954 U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差速器壳体铸造砂芯,包括第一砂箱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砂箱壳体 (1)的右侧装设有第二砂箱壳体(2),所述第一砂箱壳体(1)的顶部开设有浇筑口(3),所述 第一砂箱壳体(1)的内部右侧插接有第一砂芯(4),所述第二砂箱壳体(2)的内向左侧插接 有第二砂芯(5),所述第一砂芯(4)和第二砂芯(5)的内腔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底块(6), 所述支撑底块(6)的顶端均固定装设有安装箱(7),所述安装箱(7)的顶部中间位置均旋接 有限位螺杆(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速器壳体铸造砂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螺杆(8)的 底端通过滚珠轴承活动连接有上棘齿板(9),所述安装箱(7)的内腔底部固定装设有下棘齿 板(10),且上棘齿板(9)和下棘齿板(10)的齿峰朝向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速器壳体铸造砂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箱(7)的内 腔外侧均插接有挤压顶杆(12),所述挤压顶杆(12)位于安装箱(7)内部的一端均固定套设 有匚形安装框(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差速器壳体铸造砂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匚形安装框(11) 的上下两侧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卡块(13),所述卡块(13)均卡接于对应的上棘齿板(9) 和下棘齿板(10)的齿块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差速器壳体铸造砂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顶杆(12)位 于安装箱(7)外部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推板(14),所述支撑推板(14)的长度大于安装 箱(7)的高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速器壳体铸造砂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砂箱壳体 (1)和第二砂箱壳体(2)前部和后部的相对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密封侧板(15),且密封侧板 (15)的内部均旋接有螺栓,所述第一砂箱壳体(1)和第二砂箱壳体(2)的底部均套设有限位 卡框(16)。22 CN 218340954 U说明书1/3页一种差速器壳体铸造砂芯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差速器壳体铸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差速器壳体铸造砂芯。 背景技术 [0002] 汽车差速器能够使左、右(或前、后)驱动轮实现以不同转速转动的机构。主要由左 右半轴齿轮、两个行星齿轮及齿轮架组成。功用是当汽车转弯行驶或在不平路面上行驶时, 使左右车轮以不同转速滚动,即保证两侧驱动车轮作纯滚动运动。差速器是为了调整左右 轮的转速差而装置的,而现有的汽车差速器一般均通过铸造完成。 [0003] 常见的差速器壳体在进行铸造时一般会先将液态金属倒入砂箱的内部,从而使得 砂芯被高温的液态金属包围,由于在铸造浇筑到冷却成型的过程中温差变化较大,从而使 得其内部容易发生缩松和缩孔的现象,进而降低了铸件的受力支撑面积,使得差速器外壳 的力学性能降低,不能满足差速器壳体的工作要求,为此提出一种差速器壳体铸造砂芯。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差速器壳体铸造砂芯,以解决上述 的技术问题。 [0006] (二)技术方案 [0007]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差速器壳体铸造砂芯,包 括第一砂箱壳体,所述第一砂箱壳体的右侧装设有第二砂箱壳体,所述第一砂箱壳体的顶 部开设有浇筑口,所述第一砂箱壳体的内部右侧插接有第一砂芯,所述第二砂箱壳体的内 向左侧插接有第二砂芯,所述第一砂芯和第二砂芯的内腔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底块,所 述支撑底块的顶端均固定装设有安装箱,所述安装箱的顶部中间位置均旋接有限位螺杆。 [0008] 优选的,所述限位螺杆的底端通过滚珠轴承活动连接有上棘齿板,所述安装箱的 内腔底部固定装设有下棘齿板,且上棘齿板和下棘齿板的齿峰朝向相同。 [0009] 优选的,所述安装箱的内腔外侧均插接有挤压顶杆,所述挤压顶杆位于安装箱内 部的一端均固定套设有匚形安装框。 [0010] 优选的,所述匚形安装框的上下两侧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均卡 接于对应的上棘齿板和下棘齿板的齿块之间。

[0011] 优选的,所述挤压顶杆位于安装箱外部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推板,所述支撑 推板的长度大于安装箱的高度。 [0012] 优选的,所述第一砂箱壳体和第二砂箱壳体前部和后部的相对一侧均固定连接有 密封侧板,且密封侧板的内部均旋接有螺栓,所述第一砂箱壳体和第二砂箱壳体的底部均 套设有限位卡框。 [0013] (三)有益效果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差速器壳体铸造砂芯,具备以下有益效33 CN 218340954 U说明书2/3页 果: [0015] 该差速器壳体铸造砂芯,通过加设的上棘齿板和下棘齿板,使得在第一砂芯和第 二砂芯因温差发生缩松和缩孔现象时,由于有卡块的存在,使得挤压顶杆和支撑推板无法 向内侧运动,从而可对第一砂芯和第二砂芯的内部起到向两侧的支撑推力,避免了第一砂 芯和第二砂芯因缩松和缩孔而发生松动或位移的问题,提升了对差速器壳体的支撑了力, 提高了差速器壳体铸造的强度。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砂箱壳体和第二砂箱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 图中:1、第一砂箱壳体;2、第二砂箱壳体;3、浇筑口;4、第一砂芯;5、第二砂芯;6、 支撑底块;7、安装箱;8、限位螺杆;9、上棘齿板;10、下棘齿板;11、匚形安装框;12、挤压顶 杆;13、卡块;14、支撑推板;15、密封侧板;16、限位卡框。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1]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差速器壳体铸造砂芯,包括第一砂箱壳体1、 第二砂箱壳体2、浇筑口3、第一砂芯4、第二砂芯5、支撑底块6、安装箱7、限位螺杆8、上棘齿 板9、下棘齿板10、匚形安装框11、挤压顶杆12、卡块13、支撑推板14、密封侧板15和限位卡框 16,请参阅图1,第一砂箱壳体1的右侧装设有第二砂箱壳体2,第一砂箱壳体1的顶部开设有 浇筑口3,第一砂箱壳体1的内部右侧插接有第一砂芯4,第二砂箱壳体2的内向左侧插接有 第二砂芯5,请参阅图2,第一砂芯4和第二砂芯5的内腔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底块6,支撑 底块6的顶端均固定装设有安装箱7,请参阅图3,安装箱7的顶部中间位置均旋接有限位螺 杆8,限位螺杆8的底端通过滚珠轴承活动连接有上棘齿板9,安装箱7的内腔底部固定装设 有下棘齿板10,且上棘齿板9和下棘齿板10的齿峰朝向相同,安装箱7的内腔外侧均插接有 挤压顶杆12,挤压顶杆12位于安装箱7内部的一端均固定套设有匚形安装框11,匚形安装框 11的上下两侧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卡块13,卡块13均卡接于对应的上棘齿板9和下棘齿 板10的齿块之间,挤压顶杆12位于安装箱7外部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推板14,支撑推板 14的长度大于安装箱7的高度,通过加设的上棘齿板9和下棘齿板10,使得在第一砂芯4和第 二砂芯5因温差发生缩松和缩孔现象时,由于有卡块13的存在,使得挤压顶杆12和支撑推板 14无法向内侧运动,从而可对第一砂芯4和第二砂芯5的内部起到向两侧的支撑推力,避免 了第一砂芯4和第二砂芯5因缩松和缩孔而发生松动或位移的问题,提升了对差速器壳体的 支撑了力,提高了差速器壳体铸造的强度,请参阅图1,第一砂箱壳体1和第二砂箱壳体2前 部和后部的相对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密封侧板15,且密封侧板15的内部均旋接有螺栓,第一 砂箱壳体1和第二砂箱壳体2的底部均套设有限位卡框16。

44 CN 218340954 U说明书3/3页 [0022] 本装置的工作原理:首先通过加设的上棘齿板9和下棘齿板10,使得在第一砂芯4 和第二砂芯5因温差发生缩松和缩孔现象时,由于有卡块13的存在,使得挤压顶杆12和支撑 推板14无法向内侧运动,从而可对第一砂芯4和第二砂芯5的内部起到向两侧的支撑推力, 避免了第一砂芯4和第二砂芯5因缩松和缩孔而发生松动或位移的问题,提升了对差速器壳 体的支撑了力,提高了差速器壳体铸造的强度。 [0023]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 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 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 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 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 所固有的要素。 [0024]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 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55 CN 218340954 U说明书附图1/3页图166 CN 218340954 U说明书附图2/3页图277 CN 218340954 U说明书附图3/3页图388

阅读全文
加载中~
本站访客:6785
1097476955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18951535724

1895153572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