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数码科技

【改革再出发 国企新动能】他们摘下了“国家科技进步奖”的桂冠

2025-04-29 本站作者 【 字体:

今年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名单正式揭晓。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是国务院设立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分量颇重。

深圳市属国企深圳环水集团参与完成的“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项目斩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该项目形成的一系列创新成果应用于1431项工程、覆盖4500个公共供水厂,直接受益人口2.58亿,服务人口7.2亿,支撑城乡居民喝上“放心水”。

广东国资国企在科技创新上的示范带动突出。以广东省属国企为例,近年来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5项。2003年以来,全省国有企业承担国家级、省级重大科技攻关任务151项、127项,组建103个创新联合体,牵头建设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11个、123个。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国有企业推进原始创新制度安排”。“作为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队,国有企业要积极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加快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广东省国资委负责人表示。在原创性技术研发应用、国产化替代等方面,广东国资国企已经诞生了诸多全国乃至全球领先技术。

广东科技创新再支新招 省部企业科技_广东省科技创新规划_广东省科技创新项目

2003年以来,全省国有企业承担国家级、省级重大科技攻关任务151项、127项,组建103个创新联合体

破题关键核心技术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广东国资国企整合集聚创新资源,攻关“卡脖子”技术。

把镜头倒回举世瞩目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总面积达1200平方米的利亚德智慧冰瀑布屏在鸟巢华丽开场,惊艳世界。这块屏幕的核心LED器件来自广东广晟控股集团上市公司国星光电。国星光电的身影为何闪耀世界舞台?

“一直以来,半导体照明产品面临着工作可靠性、光电转化效率等世界性技术难题,且关键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国星光电党委书记、董事长雷自合表示,国星光电联合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三安光电等九家单位,历时十余年联合攻关,率先突破了“高光效长寿命半导体照明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实现了大规模核心器件的国产化,一举摘下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桂冠。

“在广东广晟控股集团,像国星光电这样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有64家,近三年研发投入达到72亿元。”广东广晟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吕永钟介绍,集团围绕先进新材料、高端电子元器件、智慧照明、新型显示、新型储能等关键领域,加快突破“卡脖子”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打造省属企业原创技术策源地标杆,努力取得“从0到1”的原始创新突破,争取实现“从1到无穷”的成果转化应用。

破解关键核心技术难题的故事,正在广东国资国企频频上演。无论是原创性技术研发,还是国产化替代,广东国资国企涌现出诸多创新成果。

航空装备制造被誉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皇冠上的明珠”。今年8月29日,中国南方航空编号为B-919J的首架C919飞机平稳降落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大飞机,是一个国家工业、科技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

这架国产大飞机“一飞冲天”的身后,同样有着广东国资国企联合攻关的身影。广州数科集团所属广电计量正是其中一员,承担国产大飞机C919的地面适航鉴定的大部分服务、完全自主可控的飞行模拟机等服务,以自主创新技术助力航空领域国产替代。

“为解决民机可靠性‘卡脖子’技术难题,广电计量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商飞联合建设大飞机可靠性联合实验室,聚焦民用大飞机可靠性工程实践关键需求进行攻关。”广州市国资委党委副书记、副主任覃海宁表示。

“国内首个”“国产替代”“全球领先”等字眼正在成为广东国资国企创新的高频词。

广东能源集团自主研发“35kW单机/210kW示范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入选国家能源局《第三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名单》;广东广晟控股集团所属佛山照明研发的万米级LED深海照明装备应用于“奋斗者”号和“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实现深海照明产品国产替代;等等。

研发投入、人才培育的“双轮驱动”

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为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奠定基石。近年来,广东国资国企的研发投入持续增长。2023年,全省国资监管企业研发经费投入739.02亿元。2024年上半年,省属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为3.90%、同比增长1.29个百分点。

广东能源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文联合介绍,集团大力开展科技产业融合创新,近五年来累计完成研发投入超50亿元,研发强度提升至2.44%,累计承担国家级重点项目5项、省部级重点项目15项,获省部级、全国行业科技奖40项,新增获授权专利719件、软著208件。建成国内首个生物质电厂原始烟气微藻固碳示范工程,开创“生物质电厂-微藻固碳-资源化利用”的负碳经济新模式。

《南方》杂志记者在调研时注意到,广东各地国资国企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激发科技创新澎湃动能。

“我们全面梳理创新要素壁垒,通过国资收益、业绩考核等方式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企业研发投入增量部分在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中视同利润加回最高达200%。”覃海宁介绍,2023年广州市属国企研发经费投入275亿元,同比增长15%,研发投入强度达2.39%。

源源不断的研发投入浇灌出更多“科技花”“产业果”。目前,广州国资国企核心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84项,国际先进水平的多达156项,填补了国内技术或产业空白近26项,国内领先468项。

同样,在有着创新6个90%现象的深圳,高密度的创新离不开高密度的研发投入。根据深圳市国资委数据,2024年1-6月深圳市属国企实现研发投入96亿元,同比增长1.37倍。

深圳市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任萍介绍,深圳构建市属企业“13888”创新工作体系,围绕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1个总目标,健全研发投入、考核激励、收益分配3类政策制度,打造全市域时空信息数字孪生平台等8大重大创新载体,攻关物联网和智慧城市等8大关键核心技术,聚焦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网络与通信等8大产业取得突破,引导更多国资国企向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大投入。

与此同时,广东国资国企创新人才实现了迅猛增长。2023年省属企业研发人员总数23959人,占在岗职工人数比例为7.81%。省属企业、36个主业板块100%实现集团层面研发机构全覆盖。

向内看,激发人才内生动力。

在“引”方面,比如,2023年以来广东能源集团实现清单式引进高精尖缺人才,截至目前引进高精尖缺人才共174人,其中博士以上12人。

覃海宁告诉《南方》杂志记者,“广汽集团掌握超级快充电池技术、续航1000公里的长续航电池技术等多项自主可控核心技术。建立了拥有近6000名研发人员在内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实现累计自主研发投入超过450亿元。”

数据显示,广州国资国企累计组建技术和工程中心等各级研发机构814个,其中国家级研发平台61个。广汽集团研发团队、广州地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获“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

向外看,吸引“外脑”智慧。

广东广新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肖志平表示,公司推出首批两项“揭榜挂帅”,无一不是聚焦当前行业关键技术。

来自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科研团队揭榜星湖科技“工业微生物育种及产业化工程技术研究”项目;来自省科学院测试分析研究所所长陈江韩揭榜纬达光电“偏光片二色性染料制备关键技术研究”项目。

深圳市国资委探索企业自荐与专家把关相结合、“有基础”和“有前景”相结合的工作思路,邀请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院长嵇世山等11位专家,评选形成市属企业首批“十大原创技术攻关”清单,力争尽快形成具有国资辨识度的标志性科创成果。其中,10大技术中有1项由院士领衔,3项与院士团队深度合作。

由研发投入、人才培育双轮驱动,正激发出广东国企磅礴的创新力量。

创新载体爆发强劲动能

科技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国有企业单打独斗是远远不够的。

广东国有企业聚焦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通过“揭榜挂帅”“创新联合体”“定向委托”“赛马制”等方式引入高校、科研院所创新资源。

今年5月,由广东广新控股集团旗下的星湖科技与广新创新研究院共同出资1.5亿元,在深圳设立广新生物,成为国内领先的合成生物制造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之一。广新生物聘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坚为首席科学家,合力突破氨基酸、核苷酸等工业微生物菌种“缺芯少核”的“卡脖子”关键技术难题,打造合成生物制造原创技术策源地。

在肖志平看来,广新创新研究院正是这一创新模式的“灵魂”。广新创新研究院发挥集成赋能、投资孵化功能作用,建立“财政资金引导+集团配套+企业投入”联合创新路线;同时,集合集团内科技型、上市公司的科技创新资源,联合高校院所、产业上下游企业,以科技项目为载体打造广新联合创新中心。

药用脯氨酸与肌苷产品市场占有率长期位居全球第一、“高耐久偏光片”项目实现国产替代……独具特色的创新机制,加速了广东广新控股集团创新成果的落地。

与此同时,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正在广东国有企业频频落地。2023年7月,广东恒健控股公司发起组建100亿元广东省创新联合体引导基金,探索以资本为纽带聚合“政产学研用金”各要素,支持构建以科技领军(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产业链相关研发型企业集聚的创新联合体。

广东恒健控股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唐军介绍,目前,已与多家技术领军企业、科研院所签署创新联合体合作框架协议,大力支持晶泰科技、国星宇航等拥有行业关键技术的核心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积极推动智能CXO创新联合体、空天智能创新联合体等重点项目投资实施,并储备了粤港澳大湾区种业科技创新联合体等一批优质项目。

依托横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合作平台,科技交流合作动作频频。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这块3.89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因创新浓度之高而备受瞩目。深圳市国资委在这里建设运营深圳国资国企产业创新中心。

“依托该中心搭建‘市属国资国企创新成果产业化推广平台’和‘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对接平台’,累计导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领衔的广州国家实验室检测评价中心河套分中心等12批次37个优质项目。”任萍介绍,深圳市属企业拥有国家级、省级创新载体88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9家,较2022年均增长25%以上。

创新载体正爆发出强劲动能。

阅读全文
加载中~
相关推荐

未来科技学院筹备成立,开讲前沿科技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科技学院筹备成立,开讲前沿科技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科技学院建立的背景每一次人类社会的重大技术变革都会导致新领域的科学革命,互联...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23年工商管理硕士(MBA)开学典礼暨开学第一课成功举行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23年工商管理硕士(MBA)开学典礼暨开学第一课成功举行
2023年9月19日上午,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23年工商管理硕士(MBA)开学典...

河南高校——周口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高校——周口职业技术学院
周口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

数码相机讲解示例

数码相机讲解示例
数码相机选购 800万先河 索尼F828今年上半年各大厂商发布的新款数码相机已经...

市面上为什么没有国产品牌的单反?真的是因为造不出来吗?

市面上为什么没有国产品牌的单反?真的是因为造不出来吗?
本文共5000字,阅读全文大约需要8分钟,建议对相机发展有兴趣的朋友阅读。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就业率及就业情况怎么样就业率高的专业有哪些2020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就业率及就业情况怎么样就业率高的专业有哪些2020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就业率及就业情况怎么样就业率高的专业有哪些2020华中科技大...

GTLC全球技术领导力峰会参会全攻略

GTLC全球技术领导力峰会参会全攻略
为您特别奉上GTLC参会全攻略

宝安区10个项目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

宝安区10个项目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
宝安区10个项目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广东省,宝安区,科技进步奖,深圳市

【经典回顾】铝、钛合金材料与我国航空锻件

【经典回顾】铝、钛合金材料与我国航空锻件
铝、钛合金锻件在航空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主要承力构件,其组织性能直接关系...

别人都说不赚钱,大洋图文营业额却年年攀升,如何做到的?

别人都说不赚钱,大洋图文营业额却年年攀升,如何做到的?
为何他们不仅有新门店的加入,而且营收也能稳中有进?
本站访客:429234
1097476955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18951535724

1895153572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