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上海文化第一街”风云岁月
2025-04-13 本站作者 【 字体:大 中 小 】

上周末,第31届上海旅游节拉开大幕,在为期16天的节日中,各类新颖独特的游玩活动层出不穷,各种经典游览项目不断优化,与此同时,一些因疫情之故,原本在春节档举行文旅活动也亮相此次旅游节,给了市民游客更多选择,来了解魔都的活力与魅力。
创设于2014年,以城市行走的方式,深入探索上海优质文旅景点,拓展旅游公共服务为特色的“微游上海”活动就是其中之一。

2020微游上海开幕式现场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中心

打卡纪念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中心图
沿线推荐的文旅场馆,如武康路旅游咨询中心(徐汇老房子艺术中心)、衡复风貌馆、1920毛泽东旧居、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中共二大会址等特别设置了免费讲解场次。
声色书香,漫步福州路
记者参与了当日以“声色书香”为主题的福州路漫步之旅,探寻“上海文化第一街”风云岁月。受邀担任领队的朱申生是“趾读”青少年人文行走活动创始人、资深旅行线路规划师,醉心上海文化发展历史,拿出了他多年的研究和经验,从福州路诞生及其背景年代说起。

漫步小组集合
他拿出原英租界1848年扩张前后的地图作为对比,可以看到最早的南京路、九江路等几条主干道的位置。

朱申生介绍福州路历史
1862年,英美租界合并成公共租界,为整顿租界内道路名称,英国领事麦华佗发布《上海马路命名备忘录》,制定了凡南北走向的街道以各省的名称命名,东西走向的街道以城市名称命名的原则,福州路由此得名,但上海人一度拒绝外国人的命名,将南京路、九江路、汉口路、福州路、广东路依序称为大、一、二、三、四、五马路。“福州路有两大气质,既有舞文弄墨的风雅,又有声色犬马的喧嚣”,说罢,朱申生带队从接连福州路的山东路开始了漫步。“山东路以前叫望平街,是旧时老上海报馆聚集地,有竹枝词描绘,‘集中消息望平街,报馆东西栉比排’,大家眼前所见的就是大名鼎鼎的申报馆,《申报》自1872年创刊前后经营了77年,是中国现代报纸的开端。”

申报馆旧址
站在汉口路山东路路口,大家认真地听着讲解。报馆旧址虽已变身咖啡馆,但赫然醒目的门牌,仍吸引着不少路人打卡拍照。

路人对着申报馆拍照
福州路以“文化街”名扬四方,除了报馆林立的历史悠远,还有昔日四大书局以及中小型书店积淀的底蕴。领队带着大家走访了位于河南中路221号,商务印书馆发行所旧址和福州路272弄,开明书店旧址。商务印书馆发行所已没有旧日痕迹,店堂变成租用商铺,唯有水泥柱上的纪念碑诉说着历史,朱领队和大家概述了商务印书馆的崛起和遭受的灾难,“一二八事变中,日军针对性地轰炸商务印书馆,同时,印书馆所属的东方图书馆珍藏的45万册图书全部被毁”,听完这句大家无不感慨惋惜和痛心。

商务印书馆发行所旧址
开明书店所在的老弄堂的铁门因疫情防控关闭,大家只好在透过门缝瞥一眼。

开明书店旧址
朱申生拿出《开明国语课本》,以叶圣陶、丰子恺两位先生的图文向大家介绍老一辈教育家“唯愿文教敷,遑顾心力瘁”的精神和用心。有队员不禁心生羡慕,感叹道“那年代的孩子们每天看到是丰子恺的插画,实在太棒了啊!”

《开明国语课本》
顺着开明书店一路往前,福州路两侧都是文化用品商店,仍是浓厚的“文化街”气息。

一连串文化用品店
经过福州路343号杏花楼,店铺门口人声鼎沸,大家都来买月饼。早在20世纪20年代,杏花楼刚做月饼时并不出名,后来经过经理李金海在产品工艺和宣传上的改进,才取得了突破。之后每一代师傅都传承创新,不断进步,终成金字招牌。


杏花楼门口及店内
朱申生站在杏花楼前,给大家指了斜对面的红砖高楼,介绍道,“原本这栋楼只有4层,现在加高了,看上去相当气派,它的前身就是沈知方创立的世界书局,他是商务印书馆的老员工,辛亥革命时期又与陆费逵合作创立中华书局,也是中国出版史上响当当的人物”。

外文书店外景
之前去商务印书馆发行所的路上,一行人已经过河南中路上的西冷印社门市部,看到搪瓷盒里装盛的光明、美丽、箭镞等印泥,还有吴昌硕所题的匾额,王个簃的题字以及各式篆刻用具等,已对中国文人墨客的风雅感知一二。

西冷印社门市部内景
到了福州路429号的笔墨博物馆,大家更流露出对中国文房文化的敬仰之情。博物馆笔、墨的主题,立足近代,溯探上古,并广涉纸、砚。通过笔、墨工艺史、风格史的演进展示,详解中国笔墨文化悠久历史。

笔墨博物馆
领队提醒大家不要错过“镇馆之宝”,鲁迅先生的“金不换”,据介绍那是他用笔中唯一一支买去尚未来得及用的毛笔。

鲁迅先生的“金不换”
记者发现馆中有一方“山川异域”墨,特别优雅别致,那是1982年,上海画院院长程十发陪同时任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的黄胄到上海墨厂(徽歙曹素功)定制的版墨。墨制成后,黄胄特地写下评语赞词。

“山川异域”墨
穿过福建中路后,宏伟的上海书城是新时代的文化地标,彰显了福州路文化气质的磅礴和力量。再往前走,餐饮、零售店鳞次节比,福州路活色生香的一面开始逐渐扑面而来。

福州路路牌
为了更生动地了解这层生活气息,朱申生带队从湖北路经广东路,再绕回福州路,沿路看看几座老房子。

旧上海“中央旅社”原址
湖北路和广东路接口的一栋破败高楼像一艘废弃的船,停在马路中央。这栋楼是旧上海“中央旅社”,里面一楼大厅是原“中央舞厅”,走进去,楼道昏暗,楼顶残破不堪,靠墙的邮箱说明这里仍有民居,大厅一侧的电梯口挂有某酒店标示,朱领队介绍说这里曾是上海很早有电梯的楼之一。据他了解,中央旅社原是旧社会流氓陆连奎的产业,那里三教九流,鱼龙混杂,还发生过腥风血雨。它的颓丧和混乱在整个街区中显得十分突兀,也让大家留下了“特别的”印象。

浙江电影院
顺广东路拐进浙江中路,红底金字的浙江电影院吸引了队友的瞩目。外墙海报上写“90年的电影院,不一样的电影院”。扫一扫大门旁的“阅读建筑”二维码,就能知晓它究竟为何不一样。它的来头确实不小,设计师是上海滩传奇人物邬达克,浙江电影院是他1930年代在上海设计的四座戏院中最早的一家。浙江中路接连福州路的路口,王宝和酒家与老半斋遥相呼应。两家老字号各有拥趸,外卖窗口前的队伍说明了百年老店的实力。

王宝和酒家和老半斋
朱申生在福州路和云南中路路口停下,和大家介绍起漫步的最后一站,天蟾逸夫舞台。他说:“它叫‘远东第一大剧场’,也是上海历史最悠久的戏剧演出场所。2018年它开始进行大修,目前还没有重新恢复开放。梨园有“不进天蟾不成名”之说,梅兰芳、杨宝森、唐韵笙、盖叫天等南北名伶都来这里演出,是上海文艺发展历史上重要的见证,沧桑变幻,无数戏迷票友都在期待它的新生”。

天蟾逸夫舞台
刘女士一路仔细听讲,还在手机里记笔记,走完全程,热情地和记者分享了感想。她之前在国外旅游常常参与当地的额城市行走,现在发现国内各地都有专业团队在设计路线,开拓活动,而且越做越精彩。她已经多次参与微游上海,感觉每年合作的领队都各有所长,有的注重历史梳理,有的表达方式幽默有趣。她说:“我本来还担心旅游节会不会如期举行,因为今年疫情,没想今年活动那么多,还有特价,真是太开心了!”
来源 / 澎湃新闻
编辑 / 孙超慧
猜你喜欢
《色彩的纯度》说课稿
117
深度|抖音本地生活服务的真相
213
考研国家线历史性降温!考生迎来"上岸"曙光,背后真相令人唏嘘
102
安全生产的10大定律与事故因果的5个连锁理论
169
同花顺股民学校
221
思言小学“学习强国”党史知识竞赛方案
121
牙结石怎么去除最有效?
122
号称“零甲醛”家具,检测竟比国家标准高几十倍?
189
1、知识体系如何建立互联网运营知识体系?
195
【今日科普】“药食同源”需要注意什么,这些误区你入了吗
237
孕前检查最好提前3个月
“营改增”后,学历教育、教育培训税负不会增加!
婚恋网审核漏洞:64岁老太比年轻人活跃
成人本科数学跟不上?这些方法帮你逆袭
建材销售上门拜访的7个技巧,让客户心动听你介绍
建材业怎么联系顾客销售
老潼关肉夹馍饼坯,馍坯,半成品生饼坯,烧饼,千层饼,卤肉,烤箱
人去楼空!珠江新城一瑜伽馆倒闭跑路,有学员预交了1.5万元,监管部门回应
每年端午节,奶奶总会各种花样蒸糯米,做的这饭比粽子简单有好吃
【实用】用饮料瓶就可以包粽子,你绝对想不到!一学就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