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大网箱养殖技术(培训教材之四)
2025-04-15 本站作者 【 字体:大 中 小 】
深水大网箱养殖技术
目录
第一章网箱养殖概述
第一节世界海水鱼类养殖发展现状
一、海水网箱养殖的发展沿革
二、海水养鱼的发展潜力
三、国外深水大型抗风浪网箱养殖现状
四、国外深水网箱的类型
五、海水网箱抗风浪措施
第二节我国海水网箱养殖发展现状
一、传统网箱养殖
二、大型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
三、深水大网箱的结构和特点
四、深水大网箱养殖的技术特点
五、国内网箱的类型
六、小型抗风浪网箱简介
第三节我省深水大网箱发展现状
第四节深水大网箱养殖的优点和不足
第二章养殖海区选择和网箱敷设要求
第一节养殖海区的选择
一、养殖海区的水深和底质
二、海流条件
三、海区气象条件
四、海浪状况
五、水温条件
六、水质要求
七、海区浮游生物
八、海区赤潮情况
第二节网箱材料的物理性能
一、网箱框架材料
二、网箱的网衣材料
三、锚泊系统材料
第三章养殖技术
第一节养殖品种的选择
一、养殖品种选择原则
二、常见的养殖品种
三、常见养殖品种的生物学特性
第二节鱼种的选择
一、质量选择
二、放养规格的选择
三、放养密度
四、混养模式
第三节苗种暂养和中间培育
一、室内工厂化暂养
二、池塘中间培育
三、网箱中间培育
第四节鱼种运输
一、运输前的准备工作
二、运输工具、规格和密度
三、运输注意事项
第五节养殖饲料
一、鱼类对营养物质的要求
二、饲料的种类
第六节日常管理技术
一、鱼种放养
二、分箱养殖
三、投饲方法
四、四季养殖管理
五、网箱的清洗和更换
六、安全检查
第七节深水抗风浪网箱减灾防灾技术
第四章病害防治技术
第一节病害的主要种类
一、病毒性疾病
二、细菌性疾病
三、寄生虫病
四、其他疾病
第二节疾病的发生特点
一、发病症状
二、发病时间
三、危害程度
第三节综合防治技术要点
一、苗种检疫
二、鱼种消毒
三、控制密度
四、定期药物预防
五、出现征兆及时防治
六、及时清理池塘或网箱
七、坚持“三定”投饲原则
八、加强养殖管理
九、做好养殖日志的记录
第五章商品鱼的起捕和运输
第一节鱼类的起捕
一、成品鱼上市规格
二、起捕时间
三、起捕方法
第二节、鱼类的运输
第三节网箱养鱼经济效益评估
第一章网箱养殖概述
第一节世界海水鱼类养殖发展现状
一、海水网箱养殖的发展沿革
利用以筏架、网衣、浮子、锚泊设施等为主组成的箱体式养殖设施称为“养殖网箱”,利用网箱进行水产养殖在世界上的发展历史并不是很长。
根据资料,网箱养殖最早始于湄公河沿岸的柬埔塞,至今已有140多年历史。当时柬埔寨人民就创造了以竹木为材料的网箱养鱼技术,从小型框式网箱到大型船形望乡(宽4~5米,长40~50米,深2.5~3米),主要用于养殖鲶鱼、胡子鲶和鲤科鱼类,喂以煮熟的香蕉、南瓜、米糠、小鱼等。
这种方法以后传入泰国,1940年前后传入爪哇和印度尼西亚。我国南方各省很早也有利用简单的网箱蓄养淡水鱼鱼苗的经验。但是比较早而且发展快的网箱养殖技术的国家是日本。20世纪30年代,日本福井县的渔民在夏季鱼价低廉时,曾经利用网箱将捕捞到的活的鰤鱼等海水鱼暂时蓄养起来,到秋季再投入市场,以获取较高的利润。以后经过研究和推广,到1958年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养殖方式-网箱养殖。主要用松木板、竹竿和钢管等材料,制作出以方形为主的养殖网箱,除方形网箱外,还有长方形、六边形或八边形、圆形的网箱。日本在上世纪70~80年代为网箱养殖的大发展时期。主要养殖品种为真鲷、鰤鱼、黄条鰤、石鲷等。
美国在1964年发展网箱养殖,坦桑尼亚在1974年开始进行网箱养殖。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全世界进入网箱养殖大发展时期,挪威、美国、智利、英国、西班牙等国也陆续发展了海水网箱养殖业,其中鲑鳟鱼类是最大宗的养殖品种,单挪威一个国家2002年海水养殖鲑鳟鱼50万吨左右。网箱养鱼为近十年来国内外发展最快的一种新兴鱼类养殖方式,目前世界上采用网箱养鱼的有中国、挪威、日本、丹麦、美国、法国、英国、荷兰等20多个国家,以日本的鰤鱼、真鲷养殖,挪威的大西洋鲑养殖,加拿大的银鲑、王鲑养殖,马来西亚的石斑鱼养殖规模较大,经验丰富。目前养殖上所用的网箱一般都是先进的大型深水抗风浪网箱(以下简称深水大网箱)的应用十分普遍,周长一般在50米以上,有效养殖水体2000立方米以上。仅挪威就有5360个。目前最大的网箱水体容积20000立方米,可养鱼200~500吨。
二、海水养鱼的发展潜力
随着世界海洋渔业资源的急剧减少和衰退,传统的海洋捕捞作业渔场已严重老化,世界各国海洋捕捞业面临一个严重的问题,既是人类不能无限制从海洋中依靠单一的捕捞来获得消费者越来越多的海洋食物,需要从多个方面解决人类的食物问题以及生存需求,从而可以利用大海是大海能够生产出更多的食物。
根据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公布的资料,全世界农业粮食产量18~20亿吨,每年用于国际市场交易的粮食只有2亿吨左右,因此解决世界上日益增加的人口压力和粮食需要,大力发展海水养殖、向海洋索取食物是一个重要的途径之一。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世界渔业的主体是海洋捕捞,约占85%,养殖约占15%。由于受渔业资源的变化影响,海洋捕捞由传统开发型转向养护管理型,传统品种以养护管理型为主。整个世界的渔业已经由传统捕捞业向养殖增殖业转变。
1、海水养殖数量
由于鱼类是海洋食物生产的主体,养殖鱼类发展潜力巨大。目前全世界海水养殖鱼类产量占水产养殖总产量的2%,占海、淡水鱼类养殖产量的4%,产值约占15%。
2、网箱养殖是目前鱼类养殖的主要方式
1999年,欧美鲑、鳟鱼养殖产量90万吨,占世界海水鱼类养殖产量的90%,其中挪威46万吨,智利20万吨,英国14万吨,北美10万吨。日本养殖产量30万吨,其中鰤鱼产量14万吨。
3、养殖种类
全世界已养殖利用的鱼类种类已经有166种,但这一百多种养殖的鱼类只占世界鱼类种类数量的0.7%。日本海水养殖鱼类45种,占增养殖业的56.3%,韩国海水鱼类占增养殖业种类的67%。其中最大个体为金枪鱼,体重100~200kg。
目前全世界许多渔业发达国家都对养殖业倾注了很大的努力,不少海水鱼类都能够进行人工繁育和人工培育,加上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饲料工业的不断发展,养殖设施和养殖器材的日益先进,以及消费者对海洋食品认识的加深和需求量的增加,海水鱼类养殖的潜力十分巨大,前景广阔。
三、国外大型深水抗风浪网箱发展现状
七十年代以来,海水养殖业,特别是大型深水网箱养殖业在世界各海洋国家发展迅速。其中挪威是典型代表。其他国家,如日本、智利、英国、美国、西班牙等国也取得了引人瞩目的进展。
国外开展深水网箱养殖海水鱼类的国家主要有挪威、希腊、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发展历史最早的是日本,发展最快最现代化的是挪威。挪威的深水网箱养殖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起步,从周长60米的网箱发展到今天的大型深水网箱,周长多在120米-180米。目前已发展到1300只,养殖产量达50万吨,养殖三文鱼的年出口量达40万吨。挪威政府将深水网箱养殖提高到非常重要的地位,计划到2050年使之成为第一产业。为保护生态环境和产品质量,实行严格的许可证制度,限制无度发展。法律规定发展网箱养殖须经严格论证,每处养殖场须选择三个养殖点,只允许使用一个,其他两个备用或轮养。每处点的最短距离1公里,育苗场和养殖场的最短距离3公里;每处养殖场的饲料用量必须在640吨以下。目前的从业人员有2.74万人,要求从业人员必须经过三年的专业培训、两年的实践经验才可以从事这项事业。高新技术在生产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疫苗、饲料等均属专用。病害防治系统采用注射疫苗,一经注射终身免疫;均由苗种场的技术人员到养成场进行注射,苗种场对养殖场负责,养殖场对消费者负责,保证食品的安全。一个养殖网箱被看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新的材料技术、电子技术、生物技术被广泛应用。如洗网机、吸鱼泵、水下监视器、声波接受器、残饵收集器、投饵机、工作平台、高压储饵仓、残饵监视多普勒系统等。在管理方面实行企业化,挪威80%的网箱养鱼产量是由20家公司生产的,其中7家公司就占了40%的产量,国家鼓励实行先进的生产管理,提高生产率,加强对外销售,增加竞争兼并机会。另外重视加工技术的开发,取得显著的效果,最大的养殖场一天可生产50吨加工品。基本做到当天捕获的鱼,三天后即可在欧洲各超市就会见到成品销售。
日本的网箱养殖始于上世纪50年代。目前日本在海水网箱养鱼技术方面居世界首位。不但养殖规模大,遍及其沿海各都、道、府、县;而且养殖鱼类的品种也很多,有真鲷、黑鲷、红旗东方豚、赤点石斑鱼、紫鰤、牙鲆、竹荚鱼、石鲷等十多个种类。其中许多种类已实现了真正的全人工养殖,即从亲鱼培育、人工育苗到苗种的海上网箱培育、网箱养成以及品种改良形成了一体化配套技术,而且在各种养殖技术及种类的基础研究方面也很细致全面。深入了解日本的海水网箱养殖技术,并与其开展技术合作有利于我国海水网箱养鱼业的发展。目前日本全国养殖网箱有3万多个,从业人员3.2万人,年产量在31.5万吨左右,主要养殖品种为魳鱼、真鲷等,使用的饲料1/3为干配合饲料,2/3为湿的配合饲料。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环境恶化、市场低迷、从业人员年龄老化、素质低等。
希腊网箱养殖的年产量在10万吨左右,主要品种是金头鲷和鲈鱼等。
英国主要是开发沉降式网箱,设有专门的饵料管道系统,每只的售价折合人民币260万元。美国主要使用碟型网箱,以不受或少受水流的影响,每只网箱的养殖容积为1500立方米,售价在10万美元左右。
我国的台湾主要开发浮绳式网箱,靠浮绳的作用来减少或缓冲水流的冲击。
国外深水网箱养殖发展基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深水网箱养殖已成为海水鱼类养殖的主要方式;二是深水网箱养殖的箱体向大型超大型化发展,从周长60米的网箱,发展到120米周长的大网箱,目前正在开发周长180米的超大网箱,使养殖的环境更接近自然,养殖的产品更接近天然鱼;三是向大型企业化方向发展;四是高新技术的大量渗透,提高了网箱养殖的科技含量;五是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
四、国外深水网箱的类型
1、挪威HDPE圆形网箱(分为全浮式和沉降式)(见图1)。该网箱使用高密度聚乙烯管材和尼龙网衣。目前正向大型化发展,一般直径在16~35m,周长50~110m。其最大网箱周长可达120~180m,网深40m。单箱养鱼产量200吨,使用寿命10年以上,设计抗风能力12级,抗浪能力5米波高,抗流能力小于1m/s。目前,挪威全国已有5300个此类网箱,该网箱已出口到日本、澳大利亚、意大利、中国和中国台湾省等国家和地区。(见图1)
图1 挪威HDPE圆形网箱
2、挪威TLC张力框架网箱(见图2)。该网箱类似传统网箱的倒置形式。底部用绳索拉紧固定于海底,箱体在水面5m以下,受风浪影响甚少,抗流能力1m/s,在强风浪条件下,网箱容积损失率小于25%。
图2 挪威TLC张力框架网箱
3、美国OST碟形网箱(见图3)。该网箱又称为中央圆柱网箱和海洋站半刚性海水网箱。用直径1m,长16m的钢筒为中轴,周边用12根钢管组成周长80m,直径25.5m的12边形圆周,再用上下各12根DSM绳索与圆柱两端相连,类似一把撑开的雨伞和自行车辐条。容量3000m3,使用DSM材料网衣,抗流能力2.25节,利用充排气和充排水实现网箱升降。
图3 美国OST碟形网箱
4、瑞典FARMOCEAN网箱(沉降式网箱)(见图4)。该网箱外观呈腰鼓形,上部圆圈最大直径11m,底圈直径9m,顶圈至中圈高度10m,底圈至中圈高度12m,总容量3500m3。利用8根空管进排海水,控制网箱升降。顶部设管理平台和饵料仓,每周添加饵料1次,自动投饵。
图4 瑞典FARMOCEAN网箱(沉降式网箱)
5、美国海洋平台式网箱(见图5)。该网箱由4根长15m钢柱和8根80m长的钢丝围成圆柱形,靠锚和网直立固定。使用DSM网衣。依靠圆柱浮力变化,30秒时间完成升降。
图5 美国海洋平台式网箱
6、日本船形组合网箱(见图6)。用防腐材料(橡胶)组成框架,每组方形网箱6个,每个网箱为15×15m,网箱之间设有3m、2m和1m过道。固定在一边,类似船抛锚,可3600旋转,抗浪能力4.3m。
7、日本和台湾省近海浮绳式(柔性)网箱(见图7)。网箱整体呈柔性结构,用高强度朝鲜麻绳索拉成框架,网箱整体可随波浪上下起伏。
图6 日本船形组合网箱
图7 日本和台湾省近海浮绳式(柔性)网箱
五、海水网箱抗风浪措施
1、沉降式式网箱:将网箱沉降到水下一定水层,利用波高随水深增加呈指数衰减的变化规律,来减轻波浪对网箱的冲击,从而增强网箱整体的抗风浪能力。
2、依靠网箱材料的柔弹性来抵御风浪,这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利用网箱材料自身的柔弹性来吸收和分散波浪对网箱的冲击力,如用HDPE管材或绳索柔性软体网箱等。
3、利用锚泊系统缓冲装置来减轻波浪对网箱主体的冲击力,该装置可降低波浪对网箱的冲击力,相当于消减波高0.5~1.0m。
第二节 我国海水网箱养殖的发展现状
我国台湾省在1971年进行水库小网箱养殖淡水鱼类。1975年由旅日华侨陈成辉引进日本生产的海水网箱,1977年进行海水养殖鱼类试验。大陆海水小网箱养殖试验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
一、传统网箱(小网箱)
我国大陆从1973年进行网箱养殖海水鱼试验,当时广东省的惠阳县、珠海市首先进行养殖试验。1982年广东阳江市3个个体户拥有第一个海水网箱鱼排。从而进入生产经营规模。据不完全统计,全国1990年约有4万余箱,1994年约有16万箱,1997年约30万箱,2002年传统网箱达100余万箱。小网箱养殖海水鱼极大地提高了海水鱼类养殖的产量,从而使多年养殖发展缓慢的海水鱼类养殖正式成为海水养殖的主要内容之一,于对虾、扇贝、海带养殖处于同样的重要位置,加上池塘和工厂化养殖海水鱼的兴起,海水鱼类的养殖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成为我国海水养殖的又一次新浪潮。传统的网箱养殖数量分布见表1。
表1 传统网箱数量分布
省份数量
广东省30万
福建省54万
浙江省10万
山东省7万
海南省6万
传统小网箱大部分为木质或钢管制网箱。我国海域幅员广阔,南方和北方由于海域状况差异小网箱所养殖的海水鱼类品种也不一样,南方和北方小网箱养殖的海水鱼类种类见表2。
表2 我国海水网箱养殖品种
北方南方
鲈鱼Δ√√
大菱鲆*√
美国红鱼 √
牙鲆√
大黄鱼 √
真鲷√√
黑鲷√√
石斑鱼 √
六线鱼Δ√
黑鲪Δ√
军曹鱼 √
白鲳 √
*为养殖试验阶段,Δ为北方越冬品种。
二、大型抗风浪深水网箱
我国深水抗风浪网箱试养海水鱼起始于1998年。当年夏天,海南省从挪威REFA公司引进一组周长50米和40米的圆形大型抗风浪深水网箱,主要养殖品种为石斑鱼、军曹鱼、白鲳等,网衣网目尺寸20~40mm,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其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给我国海水养殖业带来了新的生机,此后各省市也纷纷发展大型抗风浪深水网箱的养殖。到2000年底,先后有广东、浙江、山东等省相继引进,包括海南省全国共有7组大型网箱。其中,山东省于2000年8月引进3组,威海市两组,青岛市一组。另外,浙江已引进美国蝶形网箱2个。浙江海洋学院也先后在大陈岛、南麂山进行深水网箱试验。
到2003年国内抗风浪网箱总数进口35个,国产有近2000个。其中大部分在南方,山东寻山是北方最大的网箱养殖基地,共有30个网箱,其中进口网箱5个,上海交大生产的3个,无锡702所生产的3个,黄海所研制的 22个。分布见表3 。
表3 大型抗风浪网箱数量分布
省份数量(个)
广东省100
福建省200
浙江省1200
山东省300
海南省30
辽宁省100
我国海水网箱养殖经过近30年的发展,全国目前小网箱数量已超过100万个。深水大网箱数量在3000多个以上(2004年上半年初步统计)。
三、深水大网箱的结构和特点
1、浮体式框架+聚乙烯(或尼龙)网衣箱体
这种型式的网箱,其网箱框架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材,管材的直径达到200~250毫米,采用双管式结构来提供浮力。1998年夏季,海南省临高县首次引进挪威REFA公司一组5个网箱。目前国内已引进该网箱7套,具体分布为:海南省2套,广东省1套,浙江省1套,山东省3套。价格约24万元/个。
我国“九五”攻关期间,国家863项目由上海交通大学和无锡七O二所研制的网箱类型都是属于这一类。科技部“十五”攻关计划863项目中黄海水产研究所与寻山水产集团等单位联合开发的国产网箱,在技术上进行改进和创新,已申请专利3项。国产网箱的价格在7~8万元/个。青岛胜邦海水网箱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圆形全浮式网箱,主要由聚乙烯框架、浮绳框、张网架、锚(或桩、重块)、缆绳及浮球等组成 。其主要特点是:抗风浪能力较强、结构相对简单,设计上比较灵活,成本低、安装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养殖维护方便。在国内市场上很受欢迎,其网箱系统的质量和结构科学合理,特别是安全系数大,能够有效的保证养殖生产的顺利进行。
2、沉降式网箱
(1)浮沉式方型钢管框架+聚乙烯(或尼龙)网衣箱体
采用镀锌钢管焊接成正方形框架,规格为6m×6m,网箱高度6m。由充气胶囊提供浮力支持。平时浮于水面,当强风到来时,利用气囊排气和进水而沉降至水下5m~10m处,风浪过后,用充气排水上浮至水面。
(2)双管式圆形框架+聚乙烯(或尼龙)网袋
该网箱框架结构与上述(1)结构相同,但在管材上增加安装8个阀门,用于管材充气和排水。采用排放气和充水来控制网箱整体沉降和起浮。
3、圆形钢管+超高强度聚乙烯纤维网衣箱体(DSM)
该类网箱由美国OST公司研制开发。2001年5月我国浙江省嵊泗县引进2套该类网箱。该网箱价格昂贵,每个网箱约12万美元。
4、绳索、浮块托架+聚乙烯网衣柔性结构网箱
该网箱利用绳索材料的柔性来抵御风浪冲击力,海南省于1999年首先试验成功。
四、深水大网箱养殖的技术特点
经过几年的生产实践,证明深水大网箱养殖海水鱼类是可以代替传统养殖模式,从而使海水鱼类养殖向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它所具有的抗风浪能力、高产高效、大容量以及无污染的环保特征,与传统养殖方式比较,是一次新的技术革命,不仅使海水鱼类养殖高产优质高效的实现成为可能,而且为海水养殖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深水大网箱(深水大型抗风浪网箱)的养殖特点为:
1、科技含量与自动化程度高。
自动投饵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劳动效率,利用传感器监测鱼类的生活习性与摄食状况,是一种新型安全养殖方式。
2、使用年限长,防污和防生物附着能力强。
由于网箱框架和网衣经过防腐处理,框架的防腐抗老化并柔韧性好,使用寿命可达10年以上。网衣经过防腐处理,使用寿命5年以上。
3、抗风浪能力强,应用海域广阔。
荣成寻山2000年8月初在瓦屋石南水深20~30米开阔水域安装了网箱,投放鱼苗6万尾,8月31日杰拉华台风袭击寻山镇,当地钢管结构网箱全部损坏,而抗风浪网箱安然无恙。
4、养殖容量大、效益高。
一个周长50米,深10~15米网箱,2000方水体,可养鱼20吨,产值80万元,生产成本仅40~50万元,纯利益达30万元。该深水抗风浪网箱单产至少是传统木结构或钢管结构网箱的10倍。
5、不污染环境,降低养殖风险和成本。
深水大网箱养殖海区水深20~30米,水流畅通,鱼类粪便和残饵能及时被水流带走,保证水质条件优良,减少病害侵袭,鱼类成活率大幅提高,达90~95%。
五、国内网箱的类型
1、按作业方分为全浮式网箱(在海面上),沉降式网箱(在海面下),固定式网箱(地点固定),沉式网箱(在海底)。
2、按联接方式:刚性联接有4边形、双管圆形,单管圆形等。柔性网箱(软联接)用弹簧和绳索联接的4边形网箱。
六、小型抗风浪网箱简介
自从2001年有关科研教学和生产企业等单位投标国家科技部“十五”863项目以来,承担单位对我国近海小型养殖网箱进行工程优化技术改造升级换代。研制开发出几种适宜于个体户用的小型抗风浪网箱。
1、柔性联接的周长32~40m的单管方形网箱。有8×8×6米和10×10×6米两种,养殖水体384立方米和600立方米。可养鱼7000~13000尾,该类网箱特点是4边形的单管均可自主随波浪起伏,但采用弹簧柔性联接更为一个整体,抗风浪性能优于目前松木板、竹竿、钢管,目前经历最大风力10级,没有出现问题。并且价格低廉2.5~3万元/个。
2、周长30m的单管圆形网箱深6m,养殖水体430m3,可养鱼6000尾。该网箱特点是柔性好,操作简单,抗风浪性能好,价格只有2.5万元/个。
第三节 我省深水大网箱发展现状
一、我省发展深水大网箱养殖的自然条件
山东省是我国海洋渔业大省,其海岸线长达3121千米,占全国的1/6。天然港湾20余处,近海海域总面积17万平方公里,20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海面积29000平方公里,发展深水大网箱养殖条件优越。
二、海水养殖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我省海水养殖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为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近几年海水鱼类养殖发展迅速,牙鲆、大菱鲆的工厂化养殖带动了全国的海水鱼类养殖业的发展。苗种繁育、饲料加工、成鱼养殖技术等均居全国先进水平,发展深水大网箱养殖具有良好的基础。
我省海鱼养殖业主要集中在烟台、威海、青岛和日照地区,养殖方式分为二种,一是工厂化养鱼,主要集中在威海、荣成养殖牙鲆;二是网箱养鱼,主要集中在烟台和青岛地区,品种为真鲷、黑鲪和鲈鱼等;三是莱州地区塑料大棚养殖大菱鲆等。目前全省海水鱼类工厂化养殖面积接近200万平方米。
三、各地发展深水抗风浪网箱速度明显加快。
随着认识的提高和渔民转产专业工作的不断深入,我省威海市、青岛市、日照市、烟台市的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发展迅猛。根据2004 年上半年的统计,今年全省深水抗风浪网箱的数量将由去年的200多只发展到近700只。其中,威海市450只(荣成市220只,环翠区170只,乳山市60只)、烟台市24只(长岛县)、青岛市200只以上。
养殖品种主要为当地原产鱼类,引进品种的试验工作刚刚开始。目前我省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生产的主要品种是本地区域性原产名贵鱼类,主要有:花鲈、黑鲪、牙鲆、大菱鲆、六线鱼、河鲀、黑鲷、真鲷等,所需大规格苗种主要来源于自然苗,少量源自人工培育。养殖方式基本是春季投放大苗晚秋收获的半周期性养殖,目前有关科研教学单位正在与生产单位开展合作,准备引进新的养殖品种或者自己培育能够适应本省养殖而且能够越冬的养殖品种。

猜你喜欢

【喜报】2021年度"全国破产经典案例"提名奖评选结果公告


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


2023年民办大学排名公布!长春科技学院全国排名第47位


屠光绍:上海打造科创、金融“双中心”需构建新的桥梁


凯基生物拟以313.75万将参股公司新工医学9%股权转让给鼎晶生物


中关村科技园区平谷园


基因测序龙头企业「华大基因」选择售后宝,为其提供数字化客户服务解决方案


山东专升本考试招考院校简介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索尼数码相机怎么样?哪个型号好?买之前你需要知道的几件事


广州市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


智能自动化生产线:引领未来制造业的关键技术


来林国荣创意科技大学


空间家联合办公再发力 优惠+免租打造创业季


顺网科技8000万元受让吉胜科技100%股权


总数全国第一!河南成功创建32全国科普示范县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是当代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


金陵科技学院是几本 学生评价怎么样好不好(10条)


好YOUNG的!第十三届“深圳十大杰出青年”推选活动正式开启,为龙岗候选人点赞!


梦网云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2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第二个行权期采用自主行权模式的提示性公告


他靠养鱼发家,死磕光伏行业后拿下四川首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