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热点】徐汇发布科技创新“1+6”政策体系
2025-05-06 本站作者 【 字体:大 中 小 】
“1+6”
为顺应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新趋势,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近日,徐汇区发布了科技创新“1+6”政策体系,进一步优化区域创新创业环境。
“1”就是1个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是徐汇新一轮科技创新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提出徐汇要建设成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承载区,并明确了徐汇新一轮科技创新工作的目标定位和重点举措。
“6”就是徐汇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六大版块:一是产业发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协同创新。二是产业载体建设:扶持科技园区、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发展。三是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帮助企业降低创新成本、推动科技服务业发展。四是知识产权:促进企业知识产权运用、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五是人才服务:包括人才发展和人才安居。六是创新金融:大力发展创新金融,支持创新金融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上的探索。
政策的创新点表现在:
围绕《实施意见》的目标要求,牢固树立“抓重点、去惯性”的指导思想,抓住各项工作的战略制高点,瞄准产业发展的关键领域,突出科技创新的关键力量,抓住政策靶向的核心环节:
1、《徐汇区科技创新服务券实施管理办法(试行)》
撬动两极:通过实施科技创新服务券建立“企业服务企业”机制,一方面降低科技企业运营成本,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另一方面,专业服务机构在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做大做强,促进区域科技服务业的发展。
服务范围广:一期可以涵盖知识产权、检验检测、法律服务、财务管理、人力资源和研发服务等六大类专业服务。
政策受益面大:体现“扶小扶初,扶大扶强”的理念,政策享受主体既包括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软件企业等重点科技企业,也聚焦初创期科技企业、大学生创业企业、高管二次创业企业等。
网上全程办理:建立类似淘宝的科技创新服务券服务平台(kjcx.xuhui.gov.cn),科技创新服务券的发放、申请、使用、评价、兑现过程全部通过网上在线服务平台完成,无需纸质材料。实时受理、快速兑现。
2、《徐汇区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扶持办法(试行)》
打破条线分割,集成政策措施。集成了鼓励众创空间发展和推进大众创新创业两方面的政策措施,将各部门的扶持政策和改革措施进行集成,使创新创业者手持一份文件即可了解全区政策
明确“4+1”的重点模式。包括“高校院所+众创空间”、“龙头企业+众创空间”、“投资机构+众创空间”、“专业团队+众创空间”模式。另外还有“科技载体+众创空间”模式。
聚焦重点人群,激发创新活力。聚焦大学生、科研人员、企业高管、海外人才等重点创新创业人群,整合各项扶持政策,充分激发各类重点人群的创新创业活力。
3、《徐汇区关于加强优秀创新创业人才集聚的政策措施》
覆盖了人才服务的全链条。完善以综合支持为基础的人才政策体系,主要内容包括人才引进、人才激励、人才队伍、人才服务、人才安居五个部分。对引进优秀创新创业人才,给予一次性生活补助、一次性创业启动资助、一次性安家补贴、人才核心团队一次性项目资助等。
强化人才激励,设立“光启”系列奖项,包括,光启英才奖:重点面向做出重大贡献的优秀人才或核心团队;光启伯乐奖:鼓励高资质、高水平、高信誉的专业服务机构;光启海创奖:鼓励在徐汇创新创业的海外人才、留学归国创业人才及核心团队;光启创客奖:鼓励创客创新创业活动。
实施人才安居,加大人才公寓建设,以实物配租、货币补贴等多种方式满足人才过渡性住房需求。
4、《徐汇区关于促进创新金融发展的若干意见》
集聚发展创新金融新模式。包括融资租赁、股权投资、互联网金融等新产业,科技银行、文化租赁、产业互联网金融等新业态,“创投+孵化”、投贷联动等新模式,以及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资产证券化等新产品。
推进特色金融品牌园区建设。依托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枫林生命科学园区等科技园区,加强产融结合创新,共同打造科技金融服务创新示范区;大力推进文化金融合作项目,探索文化金融合作创新,依托徐汇滨江、衡复地区、徐家汇源等具备丰富文化资源的区域,打造上海市文化金融特色园区。
5、《徐汇区关于加快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的扶持办法(试行)》
首次提出支持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发展,强调知识产权服务是促进智力成果权利化、商用化、产业化的新型服务业。拓宽知识产权服务领域,涵盖包括代理、信息、法律、商用化、评估和培训等知识产权服务领域。
聚焦漕河泾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建设,鼓励示范区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培育专业化、规模化服务品牌,支持服务机构集聚发展。
推动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建设。支持有关单位依据市场需求,围绕知识产权服务关键环节建设专业服务平台,促进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为科技企业提供便捷高效、内容丰富的知识产权服务。
6、《徐汇区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办法》
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围绕产业链高端环节,提出有针对性的重点扶持政策。重点扶持基础软件、数字内容、集成电路、智能硬件、高端医疗器械、创新药物、互联网健康等重点领域。
强化企业主体作用。改变以往注重项目投入的扶持方式,首次提出对实施兼并重组、境外市场拓展及营收规模增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企业给予专项扶持政策。
大力推进区区、区企、区校(所)协同创新。充分发挥科技园区、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各类创新主体自身优势和特色,积极支持各类创新主体的发展,探索形式多样、多主体合作、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的协同创新模式。
微信ID:创新徐汇

猜你喜欢

倒计时:第五届中国法研杯司法人工智能挑战赛等你揭榜!


在济南2025年怎样成立一家科技公司,需要准备什么资料?科技公司经营范围都有哪些?


内蒙古科技大学2023年新生报到须知


海中、侨中、北师附、人大附等学校高一自主招生计划出炉


高新科技园区创新空间营造探析——以南京市紫金科技创业特别社区规划设计为例


相机夜话 | 奥林巴斯的陷落


数码单反编年史:白银年代——佳能篇


黑暗数码宝贝盘点,他拥有最强boss的潜质,却输给了完全体


中交精神闪耀廊坊大地


盘点|7家扫地机器人 4种测距系统比对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就业率及就业情况怎么样就业率高的专业有哪些2020


GTLC全球技术领导力峰会参会全攻略


宝安区10个项目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


【经典回顾】铝、钛合金材料与我国航空锻件


别人都说不赚钱,大洋图文营业额却年年攀升,如何做到的?


西安将深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机制改革


泉州许多公司瞄向定制短剧,升级内容打造精品!


sony数码相机介绍


“今日头条”媒体全文登载我校人文教育学院毛时亮院长文史讲座│黄岩百年师范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启示


奇虎360回A股迈关键一步:已接受华泰联合证券IPO辅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