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营销的10大误区!没掉进去的都是大神
2025-04-17 本站作者 【 字体:大 中 小 】
当退潮的时候,才知道谁在裸泳。当遇到困难的时候,才能分辨强者和弱者。
因为强者遇到问题的时候,会想办法,而弱者,会找借口。
进入淡市,营销变得越来越难了,因为淡市里的客户心态不再那么积极了,没有特别的利好,很难刺激他们到售楼处抛头露面。客户更愿意在家里细心的搜集购房信息,或是听从身边朋友、家人的建议。
所以有一些做营销的朋友总是感叹,没有客户。传统推广渠道没有效果,创新的渠道,比如“两微一抖”,又只能看个热闹,真正转化成成交很困难。暖场活动DIY做出来的蛋糕,都被销售带回家了。
最近看了大量的案例,有了一个心得,那就是:大量的营销困境,其实都是因为陷入了10个误区。走出这10个心理误区,营销功力上升一个level。
误区一:推广不管用
传统媒体渠道不管用,已经不是新鲜事了。一般的观点有几个:
1、传播噪声太大,要见效得砸钱,海陆空覆盖。
2、推广见效慢,转化率不高,不如渠道带客,效果直接。
3、客户对广告已经麻木,除非直接打促销,否则没效果。
其实,这些观点都是典型的流量思维。什么是流量思维?就是跟渠道购买客户的注意力,人人车、伯爵旅拍这些天天在你耳边喊的广告就是典型案例。但是,现在客户的注意力越来越稀缺,流量越来越贵,要达到这种效果,确实要砸钱,而且还有可能让客户反感。
事实上,这两年营销已经进入内容时代,只有依靠优质的内容,才能利用社交,实现裂变。很多营销人说,我们也做社交,微博、微信、抖音都在做。为什么没有效果,就是因为他们还是把“两微一抖”当做渠道在用,而没有把重点放在内容上。
为什么?因为磨内容,太耗时间、耗精力、考验能力。很多营销人,在用战术上的勤奋,演示战略上的懒惰,花大钱投渠道、天天加班发微信。而真正优秀的内容,不需要很多,关键是要精。
例如,武汉泰禾的事件炒作,联名湖北省博物馆,就做出了刷屏级别的原创H5“武汉国宝会唱歌”,不仅是地产界首创,还比抖音《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早了一天。仅一天时间,在零付费推广的情况下,引爆10W+的点击量,获得30多家主流媒体的免费跟进报道。
融创西南也有非常成功的案例,仅仅通过视觉传播,就达到裂变的效果。融创把每个项目都会发的“节气海报”做成了精心设计的手绘插画,配合城市当地元素和动情的文案,打破常规。在节气海报斗图中脱颖而出。
最终,在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传播到达高潮。从2018年4月到2019年初,花了10个月的时间,融创创作了一套“手绘版”新春礼盒,绘制了30余幅城市插画。礼盒一经上线推出,遍遭到哄抢,官微后台留言超过1000条。
归心引历、手绘红包及归心似见帆布袋
还有高颜值的春节H5《我的年夜饭——人间至味是归心》,就是做了一个画面精美的小游戏,让客户自己打造一个年夜饭的场景,并且出于炫耀的心理去分享。裂变玩得非常六,2小时就获得3W多的访问量。
这就是内容传播。依靠内容自身的传播力,小物料、H5、抖音都可以成为传播的工具。如何通过内容打通社交,通过社交实现裂变,是目前最值得研究的营销课题。而认为推广没用的地产营销人,还没有摆脱买流量的思维,而不是吸引流量的思维,依然停留在上一个时代。
误区二:渠道是王道
很多项目,出于阶段性的销售压力,都会把宝压在渠道上。很多项目渠道费用远远超过推广费用,而且中介佣金在不断上涨。
例如深圳2018年大量项目启动渠道,渠道费用一度高达3-8%。而此前一线城市渠道费用一般保持在1-2%的水平。很多项目营销人表示,被渠道绑架了,大家都在动,你一旦停了,销售就会立刻断崖式下滑。
因为淡市下,客户都躲去了大后方。而很多项目之所以必须要要渠道,就是因为本身的拓客做的不到位。之前明源君在《你可能不知道,卖得最火的地产项目,现在都这样拓客了…》这篇文章中,给大家分享过营销专家陈利文的几个观点:
1、淡市的第一要义,走出去。不能像牛市一样,守在售楼处做枪手,等着渠道带客上门。而要像猎人,主动出去寻找猎物。否则永远没办法获得主动地位。
哪里要大面积动迁,哪个单位年底要分红,哪个小区里有最多的准客户,成交客户都属于哪些社团。每天至少安排销售花一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去开发新客户,打电话、寄信、发电子邮件,58同城刷单,业主论坛发帖,巡展、派单留电话、拜访大客户单位、二手房中介,参加各种组织的活动。
2、充分重视老客户的带客效果。淡市销售,大家都抱怨没有客户,想找到新的潜在客户。但是有数百个非常有前途的潜在客户被忽视了,就是老客户。在业内,客户买完房之后,绝大部分都被束之高阁,而卖得好的项目往往都很重视老客户维系。
例如,深圳连续几年的销冠项目鸿荣源·壹城中心,在市场普遍3%渠道费的时候,也没有启动过渠道,反而是每个月都举办业主答谢宴。甚至把正在旧改的老村民也发动起来,很多人还没有成为他的业主,就已经开始给他们带新客户了,项目的老带新比例高达40%。
误区三:老带新靠贿赂
有一些营销人反馈说,我们项目也做老带新,可是奖励3000一个人,也还是发动不起来。明源君觉得这很正常,因为这种做法,本质上就是贿赂客户。而对于买房客户来说,和这些奖金相比,自己的口碑、声誉、交情要重要得多。
明源君了解到的老带新成交占比很高的项目,往往客户都是发自内心的认可项目的价值,奖金更多是一个形式,奖金高并不是客户向朋友推荐的因素。项目只有靠建立起真正的口碑,才有可能做好老带新。
所以现在很多营销力强的标杆房企,都在做社群。营销转向社群,要起到的效果就是:当有人问起一个品牌怎么样时,会有忠实的拥护者为这个品牌说好话,这是小米的逻辑。
例如,融创东南推出了全周期的客户服务体系【归心旅程】,业主买房以后,依然会和项目保持强连接,不断感受融创项目的贴心服务,让客户发自内心的认可项目价值。
归心旅程将从买房到未来入伙生活的整个旅程,按照不同环节安排了11个站点。包括蓝图描绘、客户签约、平台呼应、社群服务、家属往来、第一次工地开放、第二次工地开放、第三次工地开放、总经理面对面、如约交付、归心服务。还联合三省16城发布了归心服务管“阿融”形象,让联系更具体。
融创华北区域的社群服务更是包括了四大一级社群,针对孩子的海贝社,孩子可以学国学、跳舞;针对年轻人的运动社群乐活社;针对老年人的枫叶社,老有所学;基本上一家的活动被融创承包了。
所以融创从进入西安第二年就成为城市销冠,并且所有项目的老带新比例都达到45%以上,远远超过很多在西安经营了多年的房企。
大运营角度的营销,是真正走心的服务老客户,而不是靠贿赂。搞定老客户,你就拥有了一支免费的王牌经纪人队伍,销售自然不用愁。
误区四:
产品是1,营销是0
很多人认为地产营销只能锦上添花,根本上还是产品为王。产品就像那个1,营销是后面的0,没有1再多0都没用。
这里明源君给大家举两个例子:
深圳某次中心的滨海改善项目,产品开发很讲究,建筑和精装修用材都对标深圳顶级豪宅。可是客户却越不买单。因为客户觉得,我不需要奢侈消费,用材太好房价肯定虚高,买这样的房子反倒不划算。
深圳万科的一个综合体项目的16套联排别墅,产品有硬伤,没有封闭式小区,旁边是商业,出门就是路,阿婆在你家门口跳广场舞,对于别墅客户来说,私密性、安全性都没有。
有客户直说“这是我见过最奇怪的别墅”。万科的做法是,彻底抛弃前策的定位,把产品当企业会所来卖,创造一个新的产品类型。不仅2个月清盘,实现了高溢价,而且客户认可度很高,老带新成交9套,占比达到56%。
这两个案例,一个是产品好,卖得不好。一个是产品差,却秒光。对比之下,我们会发现一个道理,营销左右不了产品,但是却拥有产品的最终解释权。没有卖不出去的产品,只是你还没有找到你真正的客户。
做营销,不能陷入“唯产品论”的陷阱。虽然好产品确实很重要,在前策阶段要尽量投入精力,去校准定位和产品设计,这样后期销售会轻松很多。
但是一旦产品已经定型,也要懂得在有限的空间里面,充分发挥营销的创造力,要相信营销有超脱于产品之外的价值。
误区五:
快周转的项目,做不了营销创新
很多营销人认为只有豪宅和度假型产品,可以做出很牛的营销案例,一是经费充足,二是时间充足。因为豪宅是利润型的项目,运营周期要长很多。而追求极致快周转的房企,对营销的要求是:
1、快开盘,这意味着蓄客时间短,长周期蓄客来换取开盘销售率没有意义。
2、快回款,这意味着开盘去化率要高。
3、快速回正现金流,这意味着开盘推货量大。
例如,某巨头房企要求开盘一周内去化不低于70%,首批推货量也非常大,据说该房企深圳的项目都要求一次性全推,这么大的货量和这么高的去化要求,蓄客时间却非常短,哪有时间精磨内容,一次次试错。
这一类快周转的项目就做不了营销创新吗?其实也不尽然。
目前房地产广告已经很大程度上往移动端迁移了。移动端的特点是碎片化,客户很难跟踪一个完整的剧情。就算你有一套逻辑严密的推广方案,客户几乎不可能最终拼完你的拼图。
所以,创意要以量取胜,不要刻意追求逻辑,关键是“快”和“多”,用天马行空的创意去试错。尤其是传播噪声极大的一二线城市。
营销创意失败的几率很大,所以很多营销创新会变成自嗨,而整套的营销campaign,很多资源都要提前投入的,尤其是大活动,大渠道,费用昂贵,所以试错成本很高。导致很多项目更倾向于不出错。
其实,要提高成功率,可以先用一些反馈及时、内容修改灵活的轻量型渠道,去试探创意的传播力,进行创意的筛选。
例如,深圳地铁和万科合作的某投资型公寓产品,节奏也是短平快,几个月几百套全部干掉。
该项目在进行自媒体投放时,就首先采购了一批自媒体公众号来投放软文,其中一些自媒体粉丝量并不大,费用也非常低,单篇投放费用不足一万。
在进行投放时,各个平台的软文投放内容分别采用不同的创意点,包括“巨鳄扫货” “小户型高租金” “单身女人自留地”等不同的角度。
其中一个炒作创意效果就很不错,《罗湖旧房47㎡租17000元,香港美女打造深圳逆天租金》达到了10万+的阅读量,不仅破了投放公众号的阅读量记录,也让项目迅速get到重点。
按图索骥,又很快策划了线下暖场的装修讲座活动。活动当天共计到访123人,其中业主到访75人,意向客户到访48人,意向客户当天直接成交5套,周末成交25套。
快周转只是一个目标,在这个目标之下,营销怎么做,还是自由的。
还是那句话,淡市是大环境。遇到困难,强者想办法,弱者想借口。不要说营销没有用,可能只是你的手段没用对。
误区六:
营销就是给客户洗脑
很多人认为,做营销就是要给客户洗脑。
项目营销策略一开始,首先就是梳理价值体系。然后,根据价值体系,延展出销售说辞,推广价值点,展示包装。一步一步去说服客户。
这里面经常会出现两个误区:
一是没有分清价值体系和客户估值体系的区别。
成都实效机构吴昊有个观点,就是市场上客户的估值体系,很多时候和项目自己总结的价值体系是不统一的。所以有时候看起来天衣无缝的价值点组合,客户却不买账。
例如,重庆系的6+1/7+1/12+1的畅销洋房在成都就会滞销,因为两个地方的客户对这种产品的估值出现了很大的偏差,你认为的价值点,可能在客户心中的估值很低。拿着这样的说辞去给客户洗脑,客户只会觉得你王婆卖瓜。
营销不是要去说服客户,把不好的地方说成是好,客户说离市区太远了,要一个小时,你非要说,不远,不堵车半小时就到了,这样很难有效沟通。
二是分不清策略、推广、创意之间的关系。
有些项目梳理完价值点,找到了主打卖点,做出了推广策略。然后广告、包装、物料,就全部上价值点了。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百万学府区,都心综合体”,10个字把学位、地段、规模、业态,全装下了。但是客户看到,不仅绕口,还很难懂。
广告学里面,有一个规律,就是,说服一个人,不要诉诸理性,要诉诸利益。把价值点当做创意,看起来直接、全面,其实和客户隔了一层,传播效率很低。
真正的营销,不是要给客户洗脑。而是要挖掘出客户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需求,找到客户的利益点。这需要深刻的洞察,考验真正的营销功力。
去年火遍地产圈的重庆万科十七英里,就是通过挖掘客户需求,把产品价值点,变成客户的利益点,感性的去传达。
“距离远,地段不好”,在十七英里的推广里是“我能与这个世界保持的距离”。从被动到主动,反而契合了每个人新底对一个属于自己的心灵休憩地的需求。悄悄转变了客户心里的估值体系,这个地方远,但是是我自己选的,精神无价。
退台式产品设计,这样说,
“有时候,

猜你喜欢

以史为鉴 戒奢崇俭


为创新发展保驾护航!《黑龙江省知识产权保护条例》有五大亮点


教你认识脂肪肝的九大宜忌


悦悠韩式生活百货加盟优势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常见问题


包子铺肉馅调制方法有诀窍,做出来鲜嫩多汁,不腥不柴香气浓郁


2025年各地最低工资标准大揭秘:你的工资也受影响吗?


游戏王决斗链接快速刷经验攻略 快速升级方法一览


“品牌化”畹町以四代新形象店开启品牌升级


雅马哈钢琴保养常识/售后服务条例/雅马哈钢琴保修规定


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高效、灵活的解决方案


中国戏曲概论


江西2016北阳四校高三二轮复习生活与哲学期末调研卷


爆笑:拼搏才能成功 大学考试作弊大全


纯牛肉饼的家常做法


舞蹈培训班招生技巧解析


全面解析安全五落实与五到位


China today


人生,别纠结太多,随心而活,简单从容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出炉!升学成最大风险因素
